這本書的原書名是"Yes" or "No: The Guide to Better Decisions。
昨天去一個Talk做打雜,順道去書店逛的時候買的。本來我是想買妹尾河童的書,但是還是忍不住被這本書所吸引,放棄了我心愛的河童而買下它。
主題是在decision making,套句香港年輕人的"術語"來說,作者其實很"屈機"。
幾乎所有人都需要面對選擇,很多人都試過做錯決定而受苦,而且,有非常多的人或許正徘徊於不同的選項當中,不知從何選擇。所以,這本書的主題,從一開始就捉住了人心理,直接向每個人的需求進攻。
我現在也一樣是在為選擇所苦。簡單來說,我人生中的重要選擇,至少有三個是做錯的。我想主要的原因是我太遵從感覺。這本書的存在價值,可能就在於平衡我個性上的缺點。
另外一個吸引我購買的原因,就在於他的簡介,我把它貼了上來:
我在中學時期認識的朋友,一起玩樂的朋友,都是一些中產階級,要嘛跟我差不多,在不然就是比我家有錢很多。所以我從來不覺得我老爸有什麼了不起的地方。到了大學,我認識的朋友,好多都是家境清寒。他們的父母,其實論學歷都比我老爸高,每天也很努力工作,但就是賺不到什麼錢。這些父母,很多時候都會以"命定論"來作為辯解。
我老爸常常說,人就是要用腦。他從來不相信命定論,不相信神,他只相信人要靠自己,要努力。他也相信,"工"自不出頭,人要自己動腦經想出路。我覺得我爸厲害的地方是雖然沒受過教育,但在管理自己以及規劃工作前景的時候,非常有他的一套。我覺得就好像這本書講的,我老爸除了努力之外,還知道怎麼選擇。
這本書就憑著兩點,引起我的共鳴。當然,我不會覺得我們可以從簡單的decision procedure 就成功的推出正確的選擇,不過做為一個工具來平衡我純粹以感覺行事的缺點,我覺得還滿有用的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